笔趣听书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1991从芯开始 > 第111章 要警惕

第111章 要警惕(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在隔着玻璃为远芯的一干工程师加油鼓励后,苏远山一行上车离去。

这边李明柳的工作算是已经完成,他最多一周就能带人撤离。曲慧和沈浩然那边更久一些,大概还要一两个月。

回去的路上,席小丁碰了碰苏远山:“我见老郑好像真有跑去香江的意思,你不是说实业在那边不好做吗?”

“不好做是从长远来看的,毕竟现在地价日渐疯狂,产业工人比不上保姆和出租车司机。”苏远山顿了顿,拉开公文包,找了几下,又问周小慧:“小慧姐,孙姐的那份报告我丢哪了?”

“哦,我这里。”周小慧也拉开公文包,把一叠十来张A4纸的报告递给他。

报告的标题是《香江半导体及电子产业现状分析》。

抬头的第一句话是引用的香江电子企业在目前流行的一句话——“一个新电子产品的制造时间,星旗国要8个月,霓国要5个月,而香江平均不到3个月。”

席小丁狐疑地看着他:“这么牛逼?”

苏远山一笑:“自由港,无进出口税,全球市场,当然牛逼了。”

当初苏远山让孙西慧想着看能不能拿一块地,然后孙西慧最早的反馈是地可以拿,但很贵。后面孙西慧觉得既然苏远山想拿地建厂,那就干脆工作做到位,于是就深入地做了一份集成电路和电子相关产业的市场统计和分析报告。

这报告一出来,当时除了让苏远山更加唏嘘之外就没别的了。

在80年代,香江的电子企业和IT企业都是不凡的——最简单的例子,苏远山家的那台Laser-310学习机便是香江的伟易达搞出来的,并且横扫整个北美市场。

至于曲线救国这种事,国家早就干过。

早在83年,就由华润、四机部、七机部和外经贸部在香江就成立了华科微电子,在香江建立了“全国”第一条四英寸的晶圆厂。

在旧时空中,华科会在7年后以港资的身份上演“华晶”大拯救,成立“无锡上华半导体”,紧接着成立华润微电子,再由华润励致整体收购华晶完成整合。

除此之外,此时的香江还有兴华和爱卡这两个马甲厂,它们也都拥有自己的生产线。

至于电子电器企业,那就更多了。不算上个年代的巅峰时期,就在去年,巴掌大的香江,依然有1500余家电子厂,且电子产品的贸易份额上升到了实体贸易总份额的1/4之多。

如今在大埔和元朗两个工业邨(后面叫工业园)里,远不像后世那样冷清,依旧活跃着大量的半导体相关企业。

甚至直到2000年,张汝金离开积电后办晶圆厂的首选目的地就是香江。只可惜当时香江人已经被搞地产的几爷子弄得神经兮兮,以为张汝金也是打着建晶圆厂的幌子,实际上是炒地皮,愚蠢地拒绝了他,从而失去了拯救数码港的最后时机。

……

“资本是血腥的,来到世间就是充满罪恶的,它们只攫取最丰厚的利润和回报。香江这种得天独厚的地方,又只有巴掌大,什么行业最赚钱?当然是房地产,金融,进出口买办最赚钱了。”苏远山见席小丁看得眉头渐渐皱起,在一旁轻声道。

“那你还说这是最简单的办法……在那边搞,活得下来么?”席小丁无语地把报告丢给苏远山。

“自由港的优势能抵消太多,更何况谁要一直在那边了?”苏远山笑了笑道:“见势不对,我立马撤退。而且主要研究基地我还是可以设在远芯,那边成立个独立公司只做组装车间,以合作开发的模式来推进——总得给老郑说得危险一点,才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然真跟着光机所走?远芯又不是做慈善。”

席小丁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主要还是我吃不准……”苏远山说着,突然眼神一闪,马上闭嘴。

席小丁奇道:“吃不准什么?”

“没什么……居危思更危。”苏远山笑了笑。

他差点脱口而出,自己吃不准未来到底会面临什么程度的封锁了。

按照“娃森那”的尿性,直接的军事技术是无条件管制的,能用于军事的技术和设备虽然也管制严格,但还是能商量的。最顶尖的技术和产品,如果纯粹民用,还是可以讨论并眉来眼去的。

封锁和反封锁,在后世就是一部人类智慧的戏剧与合集。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开学报到:我开了一架直升机桃源小神农神农决凌风李诗云重生从不做备胎开始都市之魔帝归来我的老婆是祸水每天被迫变有钱都市:我开局成了富二代反派都市:假扮丑女的同桌被我发现了成为神豪以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