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最古老的留声机(1/ 2)
好说歹说,程处亮就是长跪不起,姜伟也无可奈何。他的本意是不想收什么弟子,觉呢麻烦。
徐家大郎原本也说要跟自己学习来着,现在呢?让他背乘法口诀,给他布置了一些算术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不过反过来想,如果有个弟子,可以帮忙做一些事情,也不错。
姜伟考虑了一番,最终开口道,
“想我收你做弟子,倒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能达到我的要求。”
程处亮等的便是这句话了,
“请师傅出题。”
姜伟并不想收笨学生,短时间内,他考虑了一番对学生的几个要求,第一,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第二,对新事物有足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于是,便有了以下的几个题目。
第一题、小王、小张、小赵三人是挚友,他们中间其中一个人成了商人,一个人进入了国子监成了书生,一个人参了军。
此外他们还知道以下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小王的年龄和书生的年龄不一样。那么这三个人中谁是商人?谁是书生?谁是士兵?
程处亮看见第一题,顿时感觉脑子不好使了,处于一片浆糊当中。这是一个逻辑题。对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考验。
但对大多数唐人来说,逻辑思维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姜伟出了一道简单的逻辑题。
第二题,
第二题就比较难了,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想象能力与探索能力。它并不是写在纸上,而是一个实物。
姜让妹妹取来一个东西,一台奇怪的东西。
一个木头架子上,首先入眼的是一个喇叭状的木筒,底部由一根较的钢丝连着喇叭。而钢丝的一头打磨的极为光滑。
下方是架着一个铁棍,铁棍的一头是一个木头的转动摇把,在铁棍中间。包着一层锡箔。
锡箔这东西属于华夏一项伟大的发明,可以认真的说没有华夏发明它,留声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
锡箔,又名锡箔纸,是金属锡经手工千捶百打而成的薄片。轻如鸿毛,软似绸缎,薄如蝉翼,色泽柔和,厚度可薄至不足0.12微米。
在古代民间俗称“打锡”、“捶锡箔”,是从历史悠久的金箔煅制技艺衍生而来,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流行于宋、齐、梁、陈,鼎盛于清。
到了清朝,锡箔纸大量出口海外,爱迪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便是由锡箔而制成的。
而这古怪之物,便是一个最原始的留声机。
构造非常的简单,简单的就连小学生都能轻易制作出来,但却又充满了奇思妙想。
程处亮望着眼前的留声机,一脸茫然,这是的题目?他实在不知道这古怪的组合算是什么题目。
姜伟看出了程处亮的迷茫,微微一笑,抓住木制把手开始转动起来,又指了指喇叭,
“对着它说话。”
铁棍两头设计的螺纹,这是铁匠一点一点打造出来的,在姜伟转动把手时,铁棍也在一点一点的像左移动。
程处亮一时很茫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对它说话,说了又咋滴,不说又咋滴。忍不住看了一眼姜伟,见他对自己点头,只好硬着头皮对着喇叭说了一句。
“师傅,我说了,我真的说了,可是我说什么?”
姜伟有点不忍直视,此时程处亮那纠结,又尴尬的表情,实在有点怪。
“声音太小,大点声,随便说什么。”
程处亮真的很急很茫然,这是题目?这到底是什么题目?他急得几乎团团转。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